【家风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带头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建设好家庭、严格家教、涵养好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一)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不仅代表个人形象,关系家庭幸福,更体现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家风不正,不仅会导致个人腐化堕落,还可能带坏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风气。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不少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都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密切相关。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等亲属要求不严,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纵容他们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默许亲属插手人事安排、干预工程项目;有的夫妻联手、兄弟同谋,与家人共同受贿,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这些案例深刻警示我们,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的起点,家教不严往往是党员领导干部堕落的温床。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家庭严起,以良好家风涵养清廉的党风政风。
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自身正、自身硬,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家人遵纪守法,管好家人、带好家风。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以党章党规党纪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要带头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注重小事小节、防微杜渐,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以实际行动为家人树立榜样。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明确权为谁所用、利为谁所谋,教育引导配偶、子女等亲属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不依赖自身的权力和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要严格家教,管好亲属。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其亲属往往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围猎”的对象。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对家人疏于管教,甚至纵容亲属利用其影响力谋取私利,就会给腐败留下可乘之机。必须把严管厚爱贯穿家庭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对配偶、子女等亲属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监督。要经常与家人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明确告诫家人不得干预自己工作,不得利用自己的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私利,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不得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宴请等活动,特别是对于家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坚决拒绝并做好思想工作,防止“枕边风”成为腐败的催化剂。要注重培养家人的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教育他们知法守法、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
要弘扬优良传统,注重家风传承。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传承和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注重从红色家风中汲取营养,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廉洁齐家的高尚品格。要通过家规家训、开展家庭读书活动、组织家庭志愿服务等方式,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让优良家风代代相传。要积极参与社会家风建设,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二)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要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监督和指导,经常了解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要把家风建设纳入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廉政家访、家属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要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等行为的规范管理。对党员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导致违纪违法问题的,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要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经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及其家属观看家风题材廉政警示教育片、参观有关廉政警示教育展览,引导其以案为鉴;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廉洁齐家的模范家庭,营造重视家风、崇尚廉洁的浓厚氛围。
(三)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员领导干部修身齐家的必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家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上率下、身先士卒,以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