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家风故事]曾国藩:教子有方,齐家有道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家庭助廉倡廉意识,助力“廉洁家风”创建,讲述廉洁家风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规矩治家的理念,注重个人修养以齐家,坚守廉洁以护家,传承文明以兴家。使人人皆能心存“尺度”,行有所依,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曾国藩:教子有方,齐家有道
一、人物介绍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二、家风故事
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他从5岁开始就随父亲读书,受家庭的熏陶,有着非常强烈的进取心。曾国藩幼时称不上聪明,与同龄孩子相比,甚至有些笨,一篇二三百字的文章,背一晚上仍背不下来,连躲在暗处的小偷都看不下去了,嘲笑他笨。曾国藩暗暗发誓,一定要用勤奋来弥补自己的笨拙。从此,他更加用功,无论严冬还是酷暑,每天天一亮就起来读书,绝不贪睡。为了培养一颗恒心,他还坚持写日记,记录每天做的事情,并时常反省自己是否有做错的地方。
经过持之以恒的勤奋努力,曾国藩在27岁时考取了“同进士出身”,踏上了仕途。他为官清廉,既不贪污,也不接受别人的礼金贿赂,除了俸禄外再没有其他收入。
曾国藩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无论公务多忙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国藩有写家书的习惯,据说仅在1861年,就写了253封家书,帮助子女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敦促他们每日学习。
曾国藩还十分注重子女美好品德的培养,他教育子女:“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通,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息,则难望有成”,使他们不因生于官宦之家就养成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恶习,而是培养他们慎独、勤劳、俭朴和谦虚谨慎的好作风,这对于子女来说都是受益无穷的。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就是曾国藩家训的十六字箴言。在笃厚家风的熏陶下,曾家后世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从曾国藩开始,这个家族涌现出的知名人物达200多人,活跃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商业等各个领域,成为近现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曾国藩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