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县区动态|新野县:持续改革创新 加快数字赋能 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时间:2025-01-13 来源:新野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近年来,新野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大数据工作决策部署,围绕数据资源汇聚、流通、应用等工作,持续改革创新,坚持以数赋能,完善基础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数据汇聚共享、不断拓展大数据应用场景,有效激活数据资源,全力推动政务服务更加精准化、便捷化,为创新政府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营商环境评价数据显示,我县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指标2021年、2022-2023年上半年省评连续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第19名、第23名)。

完善保障体系,不断夯实数据基础支撑能力    持续扩大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实现县乡两级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目前已接入全县15个乡镇、街道和90余个县直单位,并承载纪检监察、居保、医保、智慧党建、数字城管、环保、审计、民政局“四集中”系统、应急等20余个专网迁移融合,实现政务网络统一管理、政务资源整合、资金节约集约利用,为政府数字化治理提供了网络支撑。

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按照全市统筹规划,立足县域实际,编制出台《新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新野县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结合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大类19大项重点任务进行分工和明确,推动数据应用驱动城市治理更加高效、建设运营机制更加完善的数字新野建设发展目标。 

全面加强数据共享技术支持。统筹推动各单位依托“南阳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共享工作,积极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及时掌握数据共享平台应用要点,通过培训会、远程协助、上门指导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数据共享能力指导,全年共开展培训15场,培训300余人次,全面提升业务人员技能水平,确保全县数据共享工作顺利完成。

拓宽数据维度,不断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水平    完善政务数据目录体系。以政务服务事项为主线,县直42个单位对政务数据目录进行梳理细化,通过市共享交换平台发布县级数据目录606个,有效提升数据目录覆盖范围、提高数据目录质量、保持数据目录动态更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发布和供需对接有效关联,形成全县政务数据“一本账”。

强化政务数据汇聚共享。依托南阳市政务大数据平台,以城市管理、民政、医疗等重点领域数据为重点,按照“应归尽归,全量归集”的原则,通过市“一表通”系统全量汇聚数据286万余条,以接口数据查询等方式实现对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27项数据资源的共享调用,有效支撑全县新生儿出生、残疾人服务、开办餐饮店、开办运输企业等“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全县“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受理3444件、办结2864件,按时办结率99.93%。

加快电子证照推广应用。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高频应用场景,着力破解电子证照应用中的难点堵点,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和服务领域。截至目前,县电子证照库已归集电子证照79种26.45万张,企业和群众经常使用的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食品经营许可证、残疾人证等70多类电子证照已全部实现电子化,为政务服务“免证办”等新模式提供支撑。

强化数据分析,不断创新地方特色应用场景    推进基层治理场景应用。通过对12345热线平台诉求数据的归集,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分析研判,整理出10类一级热点,15类二级焦点,18类三级难点,形成了《新野县2023年度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情况年报》,通过精准画像为政府决策和基层治理提供支持,提高政府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推进文化旅游场景应用。以新野县第九届桃花郁金香节、板面文化节暨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两节一会”)期间重点区域人员流动、住宿、餐饮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专业化数据分析及相关算法,实现对旅游景区的客流分析、客源分析、游客画像分析等,形成了《新野县2024年“两节一会”大数据分析》,为新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针对性建议。

推进防汛救灾场景应用。结合高分卫星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提供的数据,全面回顾与分析7月份发生的区域性暴雨灾害,重点聚焦灾害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应对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形成了《新野县7·16暴雨数据分析报告》,为未来的灾害防范与应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责任编辑:蒋君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