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镇平县:开展涉企服务综合改革 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入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优化提升,推动涉企诉求高效闭环解决,镇平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聚焦企业关切的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融资、用工、用地、中介服务等堵点痛点,坚持实战实效、企业有感,开展涉企服务综合改革,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完善功能布局,涉企服务“一站式”集成。镇平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依托县政务大厅建设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线上线下高效协同、县乡园区一体融合,全天候、全方位、全链条的为企服务新生态。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县政务大厅西区,面积1000余平,总体按照“1+6+2”总体布局,1即基本政务服务,严格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6即为企业关切的政策、金融、人才、科创、项目、法治6个增值服务板块,2即为中介监管和兜底服务两个特色服务板块。
全面高效协同,企业服务“一张网”下沉。重点规划建设县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按照各乡镇(街道)实际,整合行政审批、营商环境、企业服务、园区服务机构,构建1个县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22个乡镇街道企业服务中心+N个行业服务站点的“1+22+N”全域企业综合服务矩阵。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围绕企业发展全周期、产业全链条,分批次叠加关联度高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拓展符合“玉鱼面花”产业特性的增值服务事项,推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一件事”、产业全周期全链条“一类事”、基础设施接入等场景在中心熟练应用,分批次拓展增值服务范围和场景。
完善闭环机制,企业诉求“一口子”解决。构建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全面整合现有企业投诉渠道,推动涉企问题的全量化、标准化归集,推动涉企问题分类分层分级办理落实。加强涉企问题复盘分析,每月至少集中研判一次,每月公开通报涉企问题处理正面和负面典型案例。建立健全企业、基层、第三方等多主体参与的涉企问题高质效解决评价体系。实现涉企问题全口径归集100%,办结率98%以上,回访满意率力争100%。
加强力量整合,服务资源“一盘棋”联动。镇平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增值服务板块牵头单位明确一位分管副职,以涉企服务股室为基本力量,行政审批科长为主,加强首席服务专员队伍建设,赋予增值服务职能,推动“审批服务+增值服务”一体融合。建立中介服务专区,加强对涉企中介技术服务行为的管理,全面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多维评价”,实行准入+清退淘汰机制。建立中介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用好“网上中介超市”,实现中介服务选取全流程“不见面”,构建有序竞争、公开透明的中介服务市场。推动县工商联、主要行业协会商会进驻县级中心大厅,并嵌入相应增值服务板块或产业服务链。
按照企业、群众两个全生命周期服务,镇平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对县级政务大厅进行重新设计布局,已经完成对综合窗口的改造,增值服务专区6+2综合服务窗口已挂牌设置,服务队伍、设备、系统入驻到位,现已梳理128项增值服务事项,全面实现高频涉企服务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联办、限时办结反馈”运行模式。已明确6个增值板块分管领导、首席服务官等29余名服务人员,全面入驻开展企业综合服务。围绕静脉产业、玉产业打造的产业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石佛寺镇、杨营镇等一批乡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运行,1+22+N的服务矩阵基本形成。
下一步,镇平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将立足“建设为企服务的一站式中台枢纽,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县域竞争力提升”的目标定位,持续关注形势发展、企业需求,不断深化企业服务综合改革,全面构建1+6+2企业服务体系和1+22+N的企业服务矩阵,着力营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浓厚氛围,持续叫响“镇好办”政务服务品牌。(魏晓楠)
责任编辑:蒋君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