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县区动态|新野县“跨省通办”新模式服务项目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27 来源:新野县

       近年来,新野县聚焦群众异地办事和企业跨区域经营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推行“跨省通办”服务新模式,不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服务保障磊展科技、乐迅科技、九昀装备、智能达玩具等41个招商引资项目快速发展,实现重大项目投资“集群效应”,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阳乐迅科技就是新野县“跨省通办”新服务模式的受惠者,其母公司是一家广东企业,招商引资之初广东总部还担心跨省办理手续会非常复杂,但项目落地新野后,无论是前期的项目咨询、审批,还是后期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都可以在异地办理,省去了往返奔波的麻烦。该招商引资项目一期从办理手续、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3个月时间,目前正在筹备二期、三期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0亿元。通过“跨省通办”新服务模式落地投产的企业,都感受到了新野满满的诚意和周到的服务,纷纷表示非常满意。

      2020年以来,新野探索推行“跨省通办”新模式,已实现与北京、湖北、湖南、广东、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上海、重庆等11省市19县区建立了跨区域合作关系,实现工商登记、异地就医结算、社保医保、不动产等12大类24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累计办理5万余件。

      打牢服务基础,推动“跨省通办”

      明确事项清单,新野县围绕公安、教育、医疗、社保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企业群众办事频率高的事项纳入通办清单,成熟一批、推出一批。明确办理流程,建立两地跨省办事工作运行机制和全流程监督管控机制,明确事项办理、流转具体流程,细化人员岗位职责、联动方式,实现清单内事项跨省可办。明确规范标准,编制“跨省通办”“零基础”业务手册和申报模板,明确事项申请条件材料、服务流程、受理审查要点、结果领取等20余项核心要点,实现办理标准统一规范。明确服务渠道,在政务服务中心规范设置“跨省通办”服务窗口,提供线上线下“跨省通办”服务,用“邮政跑、视频办”代替“群众跑”。

      聚焦四大区域,提升服务质效

      聚焦地理毗邻地区,由近到远先从毗邻的襄阳市襄州区推动“跨省通办”业务起步,之后陆续与樊城区、高新区、老河口市等临近地区合作扩大服务地域。聚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进示范区,开展“走出去、学先进、创一流”活动,走出去学习江浙沪粤等先进地区政务服务工作先进经验,提升服务水平。聚焦招商引资主导产业区,围绕纺织服装、蔬菜、光电电子、玩具制造等县域支柱产业和招商引资工作需要,依托各招商引资驻外联络处开展“跨省通办”合作,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共赢。聚焦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新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区开展“跨省通办”合作,服务好在外务工经商的企业群众。

      完善工作机制,常态长效服务

      建立授权信任机制,两地相关部门相互授权有关人员“收件受理权、一次性告知权、原件核验权、审批结果送达权”等办事权限。建立全程帮办机制,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开展事前辅导、帮办代办活动,围绕“办事咨询、申报材料、表格填写、资料上传、复印打印”等提供辅导帮助,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异地办事难题。建立多边会商机制,双方通过多边沟通、集体讨论等方式解决一般性问题,特殊情况,两地会同办事人三方会商制定方案,企业群众可在异地发起申请、提交材料,业务所属地审核办结,异地出证,通过“跨省通办”视频办“屏对屏”实现“面对面。建立数字赋能机制,推动各类电子证照“免提交”,指导办事人利用河南省政务服务网、豫事办APP、支付宝小程序等实现异地申请,异地审批全程网办。建立收办分离机制,明确“异地办理”双方职责边界,申请人所在地主管部门负责对申请人进行身份核验、材料审查并收件上传,业务归属地主管部门负责业务审核办理、结果反馈。

      新模式“心”服务,护航项目落实

      新野县紧盯“主新特”产业需求,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主导产业上下游企业落地新野,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地区等五大招商联络处开展政务服务合作,2024年依托“跨省通办”服务招商引资工作模式共引进项目12个,总投资额达16.3亿元。通过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领域帮办代办服务,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效,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跨省通办”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发展政务服务新路径。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加快地方发展的金字招牌,下一步新野县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形成营商的强大引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动力。


责任编辑:蒋君宜